㈠ 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是什么
一、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分別是: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期初余額:
期初余額,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賬戶余額。期初余額以上期期末余額為基礎,反映了以前期間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會計政策的結果。
期初已存在的賬戶余額是由上期結轉至本期的金額,或是上期期末余額調整后的金額。通常,期初余額是上期賬戶結轉至本期賬戶的余額,在數額上與相應賬戶的上期期末余額相等。
但是,由于受上期期后事項、會計政策變更、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等諸因素的影響,上期期末余額結轉至本期時,有時需經過調整或重新表述。
2.本期(增加、減少)發生額:
本期發生額,是指一定時期(如月,季度或年度)內每個賬戶的借方或貸方在一定期間內所登記增加或減少的金額合計,其中,借方的金額合計稱為借方本期發生額,貸方的金額合計稱為貸方本期發生額。
3.期末余額:
賬戶分為左方、右方兩個方向,一方登記增加,另一方登記減少。至于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取決于所記錄經濟業務和賬戶的性質。
(1)賬戶提供金額指標的是什么意思擴展閱讀:
賬戶金額要素之間的關系:
1.帳戶中登記本期增加的金額,成為本期增加發生額;登記本期減少的金額,成為本期減少發生額;增減相抵后的差額,稱為余額,余額按照時間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
2.其基本關系如下: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3.對于資產,成本,費用類帳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4.對于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類帳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㈡ “既要提供金額指標又要提供實物指標的明細分類賬戶”是什么意思
既要提供金額指標又要提供實物指標的明細分類賬就是指:數量金額明細賬
數量金額明細賬:
數量金額式賬簿 這種賬簿的借方、貸方和余額三個欄目內,都分設數量、單價和金額三小欄,借以反映財產物資的實物數量和價值量。它是指采用數量和金額雙重記錄的賬簿。原材料賬戶、庫存商品賬戶固定資產賬戶等一般采用數量金額式格式。
數量金額式帳頁在“收入”、“發出”、“結存”三大欄內分別設置“數量”、“單價”、“金額”三小欄,一般適用于既要進行金額核算又要進行實物數量核算的各項財產物資。如: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㈢ 賬戶一般可以提供的金額指標有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期末余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增加額就是賬戶本期所有的增加金額之和;
減少額就是賬戶本期所有的減少金額之和;增減相抵后的凈額是余額;
在賬戶中所記錄的金額可以分為: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和期末余額。本期增加額,是指一定時期內(如月份、季度或年度)賬戶所登記的增加金額的合計,也稱本期增加發生額。
本期減少額,是指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減少金額的合計,也稱本期減少發生額。
期末余額,是指期初余額加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發生額相抵后的差額,也就是在一定時期的期末結出的賬戶余額。
期初余額,是指將本期的期末余額轉入下期時,即為下期的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發生額屬于動態核算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屬靜態核算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增減變動的結果。上述四項金額的關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3)賬戶提供金額指標的是什么意思擴展閱讀
賬戶的基本結構,其4個金額要素之間的關系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賬戶的“基本結構”一般包括:
1、賬戶的名稱,即會計科眉;
2、日期、即記錄經濟業務發生的日期;
3、摘要,概括說明經濟業務的內容;
4、憑證號數,表明記錄經濟業務的依據;
5、金額增加額、減少額和余額。
每個賬戶一般有四個金額要素,即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在正常情況下,賬戶四個數額之間的關系如下:
期末余額一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賬戶本期的期末余額轉入下期,即為下期的期初余額。
㈣ 收入計算賬戶只提供價值指標的價值指標是什么意思
價值指標就是換算成人民幣的,以貨幣計量為單位,以金額表示。
㈤ 賬戶可以提供的數據指標有哪些
賬戶記錄可以提供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和期末余額四個會計核算指標。
四項金額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㈥ 賬戶一般可以提供的金額指標有( )
賬戶一般可以提供的金額指標有(a、期初余額b、 本期增加發生額c、 期中余額d、 本期減少發生額e、 期末余額 )